近年來,在政府創新創業政策強力支持下,溫州已經具備區域整體技術創新基本元素框架,技術轉移供給側生態初步形成。但就區域內中小企業而言,技術需求是大量的,不僅技術本身,還有技術人才。但技術轉移精準落地企業真實有效,還需要精準施策。
目前主要影響技術轉移的問題:
一、技術轉移融合劑真正的“技術經紀人”處于極初級階段。技術經紀人既要懂技術和技術來源,又要知道可承接的企業家。技術經紀人如同鑒寶師,既懂技術寶貝,又懂找到買方。目前,該職業的生態環境沒有被重視,僅停留在內涵上不是該領域的科技中介機構上,造成誤解誤導誤工作。
二、高校和企業對技術轉移的解決技術問題的導向側重不同。對企業而言,僅需提高產品的若干個技術指標,達到性能不變、成本減低,與同類產品具有競爭優勢即可。高校老師不屑一顧解決此類單點應用技術,對其自身學術理論水平提高幫助不大,難于撰寫出高質量論文,影響高校職稱的評審。
三、高校技術轉移供給與企業對產品要求配合度低。高校老師一般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概念性的、半成熟的科技成果新產品,甚至僅僅實現了技術路線的可執行為止。而企業則不一樣,要求產品可預見的時間內產生一定利潤。另外,高校寧愿完成短時間的政府各類經費資助的項目,也不愿被企業長期拖累。給企業真刀真槍的服務回報,與高校能獲得政府科技項目經費來說性價比不高。
四、技術轉移的技術提供給企業可選擇數量有限。企業家如廚師,推出特色菜需要大量可選擇的食材。同樣,可供給企業的符合企業需求的可技術轉移的技術數量不多,甚至很多他人已成功的應用技術都從零研發開始。應該是對非原創性顛覆性的應用技術,有大量可選擇數量,進行應用技術合。
為此,提出提升技術創新活躍度的建議如下:
一、催生技術經紀人機制。首先從政策層面認可技術經紀人地位,如蘇州推出了技術轉移經紀人獎勵文件,對促成技術擁有者與資本投資者落地項目,對技術經紀人給予經費獎勵,保障補償該工作前期經費。據調研蘇州該政策行之有效,溫州區域尚未有此文件。建議醞釀出臺。
二、倡導企業需求技術拉動型為主,高??萍嫁D移推動型為輔。企業在市場同行競爭中,對產品技術提高點非常清楚,存在著大量需求。同時,建立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的評價機制、獎勵機制、保密機制等,組建“企業技術特派員”,精準為企業技術需求拉動型服務。
三、建立技術轉移技術庫和專家志愿服務團。針對甌海區域產業特色,把全國各高校的科技成果技術匯集,把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的技術交易成果庫匯集,把海外留學生提供的科技成果匯集等等。形成企業可選擇的技術轉移庫,技術分析比對參考庫。再結合成立的“專家志愿服務團”,達到企業有技術方向來源、有專家團指點迷津比對分析,進而精準定位高校專業老師。并綜合輔導企業,提供解決方案落實。
四、改進政府資助方式,實行買服務方式的全過程項目研發監理制度。目前,科技項目過程是企業申報、企業得到資助經費給高校研發技術,真正的項目最終結果大多數兩方都不滿意。建議改企業提出技術需求,資助經費給高校,該項目成功后產出的經濟效益再分成給高校研發人員。另外,項目研發過程中,建立“項目全過程研發監理機制”,如同建筑監理單位一樣,每個環節每個時間節點,都進行監測,不跑偏而達到最終目標。
溫州市機械工程學會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