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會不忘科技創新初心,產學融合,勇擔創新的使命,創建品 牌學會和省機械工程學會溫州學會服務站,集聚優勢專家資源,實現 人才集合、技術集成、積極協助政府授權的職稱評審職能及人才工程 培訓;指導企業進行高企認定工作;結合企業的特點,推動企業掌握 科技信息,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圍繞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開展科技攻關。根據防疫要求,學會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敬請全體理事參加。
本著《以職稱評審推進高層次人才培育與高質量項目驅動企業高 質量發展》的理念,凝聚智慧力量,踔厲奮發,以實干實績,奮力續 寫科技創新新篇章,開展全方位服務溫州企業,推進企業科技創新發展。
一、以職稱評審賦能人才培育,支撐企業科技創新
近年來參加職稱評審的人數都在逐年穩步增加,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了職稱評審的“浪潮”中來,而與之相對的就是職稱評審整體的評 審申報難度也在逐年增加,對于那些滿足申報條件的科技人員來說,如果不盡早進行評審,那么日后就將面臨更多人的競爭,和更苛刻的評審難度。
多年來我們指導企業科技人員職稱申報工作,總結了有關申報工 作程序,注意事項及與歷年來企業高企認定的RD、PS、IP有序對接 問題并認為申報職稱的企業科技人員,把控申報工作的關鍵內容和申報成功的契入點,注意網絡申報的時間節點等。
在指導實踐中感悟到:企業科技人員的職稱申報過程是對自己技 術歷程的回憶、整理、提高的過程。在申報目標確立之后,就堅韌不 拔推進、鍥而不舍奮斗,任何一項工作的落實都在“具體”里,細微之處見真功,體現著智慧和能力、胸懷和境界。
1、全方位掌握職稱評審系列材料政策文件
(1) 關于開展2021年度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正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浙經信人事(2022)45號。
(2) 浙江省機電制造專業正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價條件(試行)的通知,浙經信人事(2019)144號。
(3) 浙江省機械工業聯合會關于開展2022年度機電制造專業高級工程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浙機聯(2022)032號。
(4) 高級工程師設計開發評審打分表(見附件二)。
(5) 溫州市經信局和市人力社保局聯合發文關于2022年度溫州市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通知。
(6) 溫州市企業人員機電(機械)專業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量化評價標準。
2、申報工作政策性強,要細致地按申報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要求編寫2023年度正高、高工申報預案。
(1) 正高申報預案——正高評審8項條件中符合4項以上入圍并列出申報清單
① 獲得發明專利2項以上(排名第一位)或實用新型專利5項以上(排名第一位); (以專利證書、轉化效益證明為準)。
② 主持(排名第一位)獲得省級新產品2項以上。
③ 負責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作(副主任以上)。
④ 主持(排名第一位)承擔過2項以上企業重大技術改造工作 (1000 萬元以上項目),取得重大成果和經濟效益; (以立項、驗收鑒定為準)。
⑤ 論文國家A類期刊1篇以上;國家B類期刊2篇以上;國家C類期刊3篇以上。
(2) 高工申報預案
① 按打分表的情況。(按方案可81-85分,能入圍)。
職業道德(最高10分)得3分
學歷資歷與資質(最高20分)得12分
獎勵與成果得(最高30分)可得26-30分
獲發明專利二項(排名第1或2)共計可9-10分
實用新型專利二項(排名第1)共計可得4分
軟件著作權二項共計4分
論文4分, C級得2×2=4分
工作業績得40分
3、高質量完成申報材料:細節決定大局
對申報材料要細致地按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編寫
(1) 成果鑒定材料:需立項文件,鑒定證書,檢測報告,企業標準,科技查新,經濟效益證明,專利。
(2) 項目可行性研究設計報告需體現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了解本專業發展發展趨勢。
(3) 論文需封面,刊號,目錄,所寫文章。
4、職稱申報材料:與歷年來高企認定的RD、PS、IP緊密相關,要有序整理。
5、職稱評審申請網上系統填報指南。
用人單位和申報人員在浙江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與評 審管理服務平臺首頁(https://zcps.rlsbt.zj.gov.cn)瀏覽用人單位操作手冊和個人用戶手冊。
二、高企認定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標志,賦能企業研發活動RD、知識產權IP、高新技術產品PS高企認定是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的標志和榮譽,是企業科技成果的積累和沉淀。多年來我們從事高企認定工作并探討如何使認定材料體現企業整體實力,突出企業研發活動(RD)、知識產權(IP)、高新技術產品(PS)的科技創新能力。
(1) 掌握公司(2020年-2022年)研發項目RD投入、轉化時間、高新技術產品PS表 (總指揮表,申報過程中不斷跟蹤、完善)。
(2) 搞好(2020-2022年)高企認定的前期準備工作。
1、研發費用歸集“合理化”
研究開發費用歸集范圍:人員人工費用、直接投入費用、折舊費 用與長期待攤費用、無形資產攤銷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用與 試驗費用、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按照實際發生額的80%計入)及上述費用之外與研究開發活動直接相關的其他費用。
(1) 維護研發項目:企業應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按照相關組織 管理制度,定期進行研發項目立項確認,推進研發項目實施、驗收,做好研發項目技術、文檔、財務等資料的整理維護工作。
(2) 合理歸集費用:企業應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嚴格按照研發 費用歸集范圍要求,合理有效歸集研發費用,并做好研發費用輔助賬等相關工作。
(3) 重視加計扣除:企業應在每年上半年進行匯算清繳時,同步開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工作。
2、知識產權布局“前置化”
知識產權要求: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知識產權分值為30分,主要從 知識產權技術的先進程度、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數量及獲得方式四個方面進行評分。
(1) 提前規劃布局:企業在項目立項前應做好相關知識產權布局規劃,實施過程中應根據實際實施進度持續推進知識產權申請工作。
(2) 注重關聯體現:申請的知識產權應與研發項目、高新技術產品在名稱及內容上具備關聯性,并充分體現出核心技術要點。
3、科技成果轉化“常態化”
科技成果相關定義: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分值為30分。
科技成果是指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 的成果(專利、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科技成果轉化是指為 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技成果進行的后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
(1) 跟進轉化節點:企業管理層應對成果轉化各個時間節點關 注跟進,建議企業常態化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每年申請知識產權 5項及以上作為取得的科技成果,同時相關成果應能體現與研發項目、高新技術產品的關聯,以及技術創新性和先進性。
(2) 體現轉化成效:科技成果轉化應體現出相關成效,因此在 科技成果轉化后形成的產品(服務)等,應同步準備檢測報告、查新報告、用戶使用報告等第三方評價材料作為轉化成效支撐材料。
4、組織管理體系“規范化”
組織管理要求:企業創新能力評價細則中,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分值為20分。主要評價內容為:
(1) 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
(2) 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產學研合;
(3)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
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秀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
5、《關于溫州市高企認定RD、IP、PS數據調查分析研究》(溫州市機械工程學會研究成果,載中國科協科創中國)
RD、IP、PS活動是科技活動的基礎和核心,對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RD投入強度、參與RD活動人員數、有RD活動企業數、建有研發機構企業數、專利申請數等RD數據是 衡量一個地方科技創新能力的重量指標,也是對地方政府科技工作年 度考核的主要指標。而高技術產業是RD活動最活躍的產業經濟領域, 能較好反映一個地方企業的科技創新力工作。同時基于數據的可得性、 權威性這樣的背景和考慮,該項目通過對溫州市高技術產業企業RD、 IP、PS活動資料的分析,深入研究近幾年來溫州市高技術產業工業 企業RD、IP、PS活動的概況和發展趨勢,同時對比分析溫州市高技術產業工業企業RD、IP、PS活動的結構、特點和不足,并運用數學統計工具系統分析溫州市高技術產業工業企業R&D活動對于進一步 加快溫州市高技術產業工業企業RD活動和技術創新步伐,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三、開發自主科技信息資源,服務溫州企業攻關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學會專家團隊發揮多學科、多專業特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科技文獻資源并掌握科技信息和調研成果,以網絡、大數據、政策研 究為依托,服務溫州企業攻關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績效顯著并推薦2項2023年溫州企業重點攻關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預調研項目。
1、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文獻資源并掌握科技信息
(1) 掌握科技信息開發自主科技信息資源企業技術創新,根據市場需求、競爭狀態以及自身條件,提出研 發思路、立項,并組織人員進行技術研發、試產和產業化,以滿足市 場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掌握科技信息,了解國內外最新研究,幫助正確選定題,確保科研項目的新穎性。
(2) 自主開發科技信息資源
十年來溫州市機械工程學會與溫州市賽思科技事務所合作,成立 “浙江省科技查新咨詢協會查新工作站”,具有自主信息系統,為溫 州企業快捷使用科技信息提供服務。溫州市創新科技資源檢索系統。 整個系統分為四大模塊,訪問控制,數據存儲,數據更新,數據查詢,并且都已封裝完畢,工作人員在web網頁上操作即可。
(3) 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使企業的創新走向科技的前端利用科技信息,瞄準國內外先進水平,可以為企業技術人員提供前人研究的科技信息,使企業的創新走向科技的最前端。
創新點是非常關鍵, 一是以通用、規范的科學技術概念清楚表達, 簡明、透徹;二是條理清晰,逐條分別列出;三是清楚、 準確,突出技術主題或特征。技術創新點可以分為5種類型。
2、專家團隊攻關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績效顯著
學會專家團隊發揮多學科、多專業特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科技文獻資源并掌握科技信息和調研成果,以網絡、大數據、政策研究為依托,服務溫州企業攻關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績效顯著。
(1) 智能模塊化軟管包裝生產線的研發;
(2) 數控電機換向器生產線的研發;
(3) BL-400S全伺服多規格自動包裝生產線;
(4) 基于機器視覺的牛奶外包裝質檢系統研發;
(5) 一帶一路”國家電力鐵塔高耐蝕熱浸厚鋅層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6) 大口徑高壓高密封LNG用深冷球閥關鍵技術開發與產業化;
3、學會服務企業數智化部分資料簡介
近十年來,學會集聚優勢專家資源,實現人才集合、技術集成、聚力產學研結合并采用數智化編寫專題資料,服務企業。
(1) 《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與提升論文集》暨服務企業數化專題資料視頻片;
(2) 《溫州機械四十年改革開放發展歷程及科技創新探索踐行研究報告》;
(3) 《溫州機械百年歷史探索》2019年1月;
(4) 《溫州市機械工程學會70周年紀念-1949-2019》:
(5) 《讓我們更快地走向世界——科技工作者快速使用多種 外語實用手冊》2020年12月;
(6)《高企認定引導企業走自主創新發展道路---賦能職稱評定、研機構升級、人才培養》2022年2月;
(7)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要點》;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有關政策》;
(8) 《圖樣及設計文件》;
(9) 《工藝文件匯編》;
(10)《CAXA實體設計》 ;
四、 學會2023年智能化關鍵共性技術預可研項目
(1) 建立基于趕超國際水平的溫州泵閥智能化網絡化產業群 (永嘉、龍灣、瑞安、浙南產業集聚區)科技評價系統及其高端產品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創新平臺研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① 溫州泵閥聯合體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內容;
② 建立溫州泵閥行業(永嘉、龍灣、瑞安、浙南產業集聚區)共性關鍵技術事實型數據庫;
③ 五溫州泵閥企業科技競爭力評價系統的應用。
(2) 建立基于國際化智能化溫州特色電機換向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創新平臺預可行性研究報告。
① 概述:電機換向器是電機的關鍵部件,電機應用覆蓋幾乎全部國民經濟基礎行業,市場對換向器的需求量龐大且持續增長。
② 溫州特色電機換向器行業創新發展的建議。
*《智能數控電機換向器生產線》提高無故障時間的研究。
*《電機換向器系列產品設計》對產品進行模塊化設計。
③ 換向器聚集核心技術高質量發展建議。
溫州市機械工程學會
2023年2月1日